在总部办公空间中引入室内攀爬墙与运动场地,既要满足办公日常的柔和氛围,又要兼顾运动区域的高强度照明需求。以下从照度与均匀性、光分布与眩光控制、色温与显指、灯具选型与布置、智能控制与分区五大维度,给出系统化的设计思路。
一、照度与均匀性要求
| 区域 | 推荐平均照度(lx) | 均匀度 U₀(最小/平均) |
| 室内攀爬墙 | 300–500 | ≥ 0.6 |
| 小型多功能运动场 | 300–500 | ≥ 0.7 |
| 高级赛事直播 | 500–750 | ≥ 0.8 |
攀爬墙:垂直面光尤为重要,应保证墙面各握点和踏点处有足够的垂直照度,减少阴影盲区。
运动场地:水平面(场地地面)和垂直面(球网、墙面)均需照明,保证裁判员、运动员和观众能清晰辨识动作轨迹。
二、光分布与眩光控制
1. 分层照明
环境光层:提供基础均匀照明,可选嵌入式格栅灯或面板灯,确保整体无暗区。
功能光层:针对攀爬墙与场地,使用可调光束角的投光灯或泛光灯,增加垂直面与水平面的重点照度。
装饰/氛围光层:在墙顶或地脚线布设线性灯带,提升空间层次感,并与办公区自然过渡。
2. 眩光控制
运动场地允许较高光线强度,但办公区不能出现刺眼灯源。
选用配有蜂窝格栅或防眩透镜的灯具,UGR ≤ 19,既保证运动区的高亮度,又避免办公区直视眩光。
三、色温与显指(CRI)
色温推荐4000K–5000K:偏中性或冷白光,有助于提升警觉性与运动表现,也不妨碍办公区的视觉舒适。
显指≥ 80:保证运动服饰、攀岩握点色彩和墙面导向标识准确可辨。若有品牌色彩展示需求,可提升至 CRI ≥ 90。
四、灯具选型与布置
1. 室内攀爬墙
可调焦投光灯(Track Spot)
光束角度 20°–40°,根据墙面高度与宽度灵活调整。
安装在墙顶上方轨道上,可随路线更改快速重定向。
壁挂线性洗墙灯(Wall Washer)
横向均匀投光,填补投光灯之间的阴影。
2. 多功能运动场地
高棚泛光灯(High Bay Floodlight)
安装在 4–6 米高的钢架或吊杆上,角度下倾 15°–25°。
单灯光通量 ≥ 20 000 lm,多个灯具组合实现均匀照度。
低眩光格栅灯具(Louver High Bay)
对于运动与办公共区,可用带格栅的高棚灯降低眩光。
3. 布置原则
灯具之间距离与安装高度之比约 1:1 至 1:1.5,保证重叠光斑,提升均匀度。
灯具尽量沿长边均匀布置,端头加装补光灯,避免边缘过暗。
五、智能分区与场景控制
1. 分区回路
办公区回路、攀爬墙回路、运动场地回路、氛围灯回路 四大回路独立控制。
2. 场景模式
办公模式:运动区保持低亮度巡航灯,办公区标准 400 lx;
运动模式:攀爬墙与运动场地同时全亮至 500 lx;办公区调暗或隔离;
演示/赛事模式:配合投影或直播需求,灯光瞬时切换至高亮或局部补光;
节能/夜间模式:运动区微光指示,自动关闭办公区主光。
3. 控制方式
推荐DALI 或 0-10V 调光协议,配合触摸面板、手机 App 或中控系统。
加装光感和人体感应传感器,根据自然光、使用者位置自动调节,提升能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