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饮店灯光设计方案

日期:2025-10-20

 茶饮店是城市节奏中的一处慢点,是年轻人社交、放松与体验文化的空间。灯光设计的核心,不仅是“照亮”,更是“造境”——通过光线传递品牌气质,塑造空间节奏,唤醒情绪记忆。

  与咖啡厅相比,茶饮店的氛围更轻盈、年轻、清爽,也更注重陈列的表现力与品牌识别度。灯光既要服务于产品的展示与操作需求,也要成为视觉营销的核心手段。

  因此,茶饮店的灯光设计应以“明快、自然、温润”为核心特征,以“空间层次、功能适配、情绪共鸣”为主要方向。

在设计理念上,可以总结为三句话:

一是让茶饮更好看,通过光线呈现出茶的色泽、果肉的鲜度与冰块的晶透感;

二是让空间更有温度,以柔和的光影引导停留与社交;

三是让品牌更有记忆,通过独特的光环境塑造视觉识别。

  一、空间构成与照明目标

茶饮店的空间结构一般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区:门头与外立面展示区、点单操作区、顾客等候区、就座区、陈列与品牌展示区、辅助通行与清洁区。每个区域的灯光需求不同,但整体应协调统一,形成流畅的视觉动线与光影节奏。

1. 门头与外立面展示区

   门头是茶饮品牌的第一道视觉印象。灯光应具有识别性与吸引力。

   店招照明应采用防眩射灯或线性洗墙灯,照度略高于环境光,使标识在夜间清晰醒目。色温控制在3500K至4000K之间,呈现清爽洁净的视觉感。

   橱窗或透明玻璃立面内部可设置反射光或局部重点光,照亮饮品展示或品牌视觉元素,营造温馨的视觉引导。

2. 点单与操作区

   这是茶饮店的功能核心。

   点单台上方的照明需满足两类需求:一是员工操作的照度与显色性;二是顾客对饮品的视觉感受。

   建议使用嵌入式或吊装射灯,照度控制在400至500lx之间,显色指数CRI≥90,红色显色值R9≥70,确保茶汤与果肉色泽真实诱人。

   吊灯或局部光可集中在工作台面上,形成视觉焦点,同时避免眩光。色温建议控制在3000K至3500K,兼具清晰度与温度感。

3. 顾客等候区

   等候区光线应柔和不刺眼,重点在于让顾客视觉舒适。

   采用漫射光或反射光形式,照度约为150至200lx。若店面空间较小,可利用壁灯或隐藏线性光增强层次感。

   在视觉上,等候区的光不宜过亮,应低于点单台照度,形成主次关系。

4. 就座区

   就座区是茶饮店停留体验的核心空间。光线应当温润、均匀、有包裹感。

   若为现代简约或自然风格空间,可使用吊灯、壁灯与暗藏灯带组合照明;若为明亮轻奢型空间,则可采用高显色性线性光与重点光结合,强化饮品的视觉表现。

   桌面照度控制在200至250lx,色温在2800K至3200K之间。光线应避开直射顾客眼部,光斑边缘柔和,让饮品在光下显得晶莹诱人。

5. 品牌展示与陈列区

   用于展示品牌文创、茶叶原料、产品模型等内容。重点照明能提升展示价值与文化感。

   可使用磁吸射灯系统或导轨灯,光束角15至30度,照度400至600lx。

   灯具应具备防眩设计,光色控制在3000K至3500K之间,保持清晰度与真实感。

6. 辅助通行与清洁区

   包括走道、楼梯、卫生区等功能区域,照度控制在100至150lx。

   使用隐藏式线性灯带或踢脚灯,形成引导线。色温宜略高于主空间光色(约3500K),以增强视觉安全感。

  二、光影层次与空间节奏

茶饮店的空间氛围应如茶香一般,有层次、有余韵。灯光不应平淡,而应具有节奏感与方向性。

1. 主照明

   提供整体照度。可采用嵌入式筒灯、面光或反射光源,亮度均匀柔和。主照明的存在感应弱化,不做空间焦点。

2. 重点照明

   用于强调茶饮制作区、展示柜或品牌LOGO。亮度可比环境高出两到三倍,光束角控制精准,形成视觉中心。重点光的存在使空间更具立体感与商业吸引力。

3. 氛围照明

   是空间情绪的主导力量。通过灯带、壁灯、柜体内嵌光源等方式,形成温润背景光。

   这种光不求亮,而求柔。它让顾客在潜意识中感受到舒适与安定。

4. 装饰照明

   茶饮品牌常以年轻、清新为调性,可通过定制灯具或光影装置传递个性。

   例如灯泡造型模仿茶叶泡开的曲线、吊灯以竹木材料呼应自然茶意、或光影投射形成水波纹理等。

   装饰光应控制亮度,重在表现意境而非照度。

  三、色温与显色的策略

光色是情绪的载体。茶饮店的灯光要既有温度,又不显厚重。

1. 色温分布

    门头与橱窗区:3500K至4000K,清新、明快;

    点单与操作区:3000K至3500K,明亮自然;

    就座与休息区:2800K至3200K,温润舒适;

    展示与装饰区:3000K至3500K,清晰细腻。

     整体色温应保持统一基调,通过微调区分层次,不可冷热混乱。

2. 显色控制

   茶饮店的产品多为果茶、奶茶与创意饮品,颜色丰富,透明度高。显色指数应≥90,红、绿、黄三色显色均衡,使饮品色泽真实可口。

3. 心理感受

   暖光带来亲近感,使顾客放松;中性光传达干净与新鲜,适合表现果茶的清爽感。不同茶饮品牌可根据调性微调光色倾向。

  四、灯具选择与材质结合

灯具不仅是照明工具,更是空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1. 吊灯

   可作为视觉焦点布置在吧台或就座区上方。

   材质可选择竹木、玻璃、布艺、磨砂金属等,与品牌风格呼应。吊灯直径宜为桌面宽度的一半,距桌面高度约70至90厘米。

2. 嵌灯与导轨灯

   适用于操作区与展示区,光束集中、角度可调。

   建议选用防眩深藏型设计,既精准照亮,又不干扰顾客视线。

3. 线性灯带

   可沿天花、吧台底部、墙体边缘布置,营造轻盈氛围。

   调光系统可根据时间与场景调整亮度,使空间在白天与夜晚呈现不同气质。

4. 壁灯与地脚灯

   在休息区或走道处设置,强化节奏感与层次。

   壁灯光宜柔和,地脚灯宜低亮,形成安全引导与视觉平衡。

  五、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融合

若店面具备自然采光,应充分利用。白天通过玻璃幕墙或窗户引入自然光,使饮品色彩更加真实。人工光应与自然光色温协调,在阴天或傍晚自动补光。夜间,人工光逐渐成为主角,通过多回路控制系统调节亮度与氛围。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平衡,使空间在不同时间段都有呼吸感与生命力。

  六、智能控制与节能设计

现代茶饮店应引入智能照明系统,实现节能与体验并重。系统可预设不同场景模式,例如:

 营业模式:整体亮度高,重点突出展示与操作区域;

 午后模式:降低整体亮度,柔化光线,增强温度感;

 夜间模式:重点光强化品牌标识,营造安静氛围;

 清洁维护模式:全亮照明,方便打烊与清洁。

通过智能控制可实现自动调光、定时开关与节能管理,使能源使用效率提升约三成。

  七、品牌气质与灯光语言

不同茶饮品牌对灯光的要求差异显著。灯光必须服务于品牌调性。

 自然清新型茶饮店:以2700K至3000K的暖白光为主,搭配竹木材质与柔光壁灯,传递自然茶意与静谧气息。

 都市简约型茶饮店:以3500K中性光为主,线性光与金属吊灯结合,呈现干净与现代感。

 年轻潮流型茶饮店:通过动态光影、RGB氛围灯或发光装置墙增强互动性,使灯光成为品牌记忆点。

 东方文化型茶饮空间:以低色温暖光结合间接照明,强调留白与阴影之美,传递东方美学的平衡感。

灯光是品牌的第二语言,它通过视觉温度影响顾客的停留时长、购买欲望与回忆印象。

  八、节能与维护策略

节能设计不仅是环保要求,更是长期运营的经济策略。应采用高效LED光源,低功耗驱动系统,并合理布置灯具间距以减少能耗。分区控制与调光系统能避免空置区常亮,进一步节能。

灯具应选择耐用材质与防尘设计,方便定期清洁维护。保持反射面洁净,可提升光效并延长使用寿命。

   九、结语

优秀的茶饮店灯光设计,是品牌体验中最无声却最有力的部分。它让一杯茶的色泽更鲜活,让顾客的表情更放松,让空间的气质更独特。当光影与香气交织,时间在其中缓慢流动,顾客不仅在喝茶,更是在体验一种被光包裹的情绪。灯光不是点亮空间的工具,而是让空间有灵魂的语言。当顾客离开时,若仍能记得那一抹温润的光晕,那便是设计的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