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放式办公区由于没有实体隔断,灯光一旦设计不当,就容易造成眩光、反射、阴影、光轴交叉等问题,从而放大同事之间的相互干扰。要减少干扰,提高专注度和舒适度,灯光设计需要在空间布局、光源选择、照度控制和视觉行为上综合考虑。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。
第一部分 控制照度分布避免“光污染式办公”
开放办公室最常见的问题是整体照度过高,导致桌面对别人造成眩光。合理的做法是采用分区照明,让工作区、过道区及公共协作区呈现不同照度。工作区一般设置在400到500勒克斯,过道可以控制在200到300勒克斯,休憩区可降至100到200勒克斯。照度层次越明确,越能帮助员工在视觉焦点切换时保持稳定,不会受到旁边强光的干扰。
第二部分 使用低眩光灯具控制光束扩散
开放办公最怕灯具直射眼睛,因此灯具要尽量选择UGR19以下的低眩光产品。采用深防眩格栅灯、微棱镜面板灯或透镜式线性灯,可以让光线向下均匀扩散,不会斜射到同事的电脑屏幕或脸部。灯光的合理遮光角一般需要达到30度以上,这样在坐姿范围内几乎看不到光源本体,显著降低侧面干扰感。
第三部分 避免出现屏幕反射和光斑
电脑屏幕反光是开放办公中最破坏专注度的问题之一。灯具布置应与屏幕方向垂直,而不是沿屏幕方向照射。如果灯光直接照在显示器上,会造成高亮反射,使员工不得不调整角度或姿势,最终带来更多干扰。因此光线必须避开屏幕的主要反射角,确保桌面亮但屏幕暗,对视线更友好。
第四部分 通过个人可控照明减少外部干扰
开放办公可以配置桌面台灯或局部照明作为个人光源。每个人的眼睛敏感度不同,可以通过自主管理光线强弱来减少因集体照度差异造成的不适。个人可控照明的好处在于,整体照度不需要过强即可满足个性化需求,同时减少邻座之间的光线冲突。
第五部分 利用灯光与隔断形成“视觉边界”
虽然开放办公没有实体墙,但可以通过灯光分布制造“虚拟分区”。例如:工作区光线向下集中,协作区光线更加柔和、均匀,休闲区照度最低。这种光场的区别让不同区域在视觉上分离,有助于减少同事活动与谈话对工作区的干扰,提升注意力。
第六部分 色温控制避免情绪干扰
开放办公室的色温不宜频繁变化。统一色温能减少视觉疲劳和心理不安定感。推荐的色温范围一般为4000到4500开尔文,既不会过冷导致压抑,也不会过暖影响效率。如果办公区某些角落突然出现3000开尔文或5000开尔文,会产生明显突兀,更容易让员工分心。
第七部分 合理规划会议区与协作区照明
会议区或讨论区如果光线太亮,会直接干扰周边工作区。因此要:降低协作区亮度;采用柔光灯具;增加空间隔断或植物;让协作区的光不会“溢出”到工作区,从而减少心理上的干扰感。
第八部分 控制光源闪烁避免视觉疲劳
闪烁不仅影响专注力,还会让员工无意识地以为同事在动,造成额外干扰。调光系统必须使用无频闪驱动,并且灯具必须与调光协议兼容,如DALI、0到10伏等。尤其在开放办公区,一旦出现频闪,会让整个区域产生集体不舒适感。
第九部分 结合自然光避免反差眩光
如果办公区靠窗,自然光的进入方式会大幅影响照明均匀度。必须搭配:可调节百叶;遮光纱帘;柔光扩散膜;这样室外亮度不会与室内形成强烈对比,从而避免因亮度差过大而产生眩光干扰。
结论
开放式办公区容易产生光线干扰,但通过合理的照度布局、低眩光灯具、屏幕反射控制、分区设计、可控照明与色温管理,可以显著减少同事之间的光线冲突,提高专注效率与视觉舒适度。